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当前位置:首页 > 参政议政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实现经济繁荣与生态优美的完美统一

发布时间:2014-12-26    字体显示:||    阅读: 次

致公党莆田市委课题组 

  

福建地处东南沿海,毗邻台湾海峡,港口资源丰富,虽然区域面积较小,但具有优美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区位优势。其森林覆盖率、空气质量均居全国前列,这是其他省份无可比拟的优势。改革开放以来,福建投资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产业规模迅速扩张,经济总量快速提升,至2012年经济总量已逼近2万亿元,跃居全国前列。但同时对生态、资源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建设山清水秀“生态美”福建,实现经济繁荣与生态优美的完美统一,是福建实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应成为福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方向。 

一、更加关注经济质量,适度放缓增长速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的增长取决于社会需求的增长,而社会需求来源于“无限的社会需要”。现实中它既包含了主动的、理性的需求,即符合人类发展规律的、从初级需求向高级需求理性发展过程的需求;也包含了被动的、非理性的需求。如各种自然灾害、安全事故发生后需要进行各种应对、重建、善后处理等而产生的被动需求,这种需求所拉动的经济增长(GDP增长)既没有增加社会财富,反而提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成本,但它是不可避免的;还有,通过对资源的过度开采利用等短期行为来满足的和过度超前消费所产生的那种过度的、非理性的需求,这种需求造成巨大浪费,其拉动的GDP增长是不可持续的,甚至是危险的。现实中还存在诸如“黄赌毒”、制假售假等“灰色”甚至“黑色”的需求,这种需求危害社会,对人类进步产生反作用。这些被动的、非理性的需求往往被GDP的表面增长所掩盖而容易被忽视。此外,由于GDP反映的是原始收入(财富)的创造,并不等于原始收入的获得。所以无法反映国民收入的分配情况,从而掩盖了收入分配公平、社会福利水平和社会财富积累的真实情况。GDP本身存在的这些缺陷综合构成了经济质量问题。 

同时,从区域经济层面看(所谓区域经济,指充分利用一个地区的有限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无限的社会需要),作为一个国家内部的一个区域,它是全国经济的一个子系统。它的生产供给能力仅局限于本区域在本区域登记注册、独立核算的市场主体总和,而它所能满足的需求则可以辐射全国乃至全球。作为一个地区其地域范围和人口毕竟有限,所以其内部需求(内部投资、消费)是非常有限的,但其出口(区际净流出)则可以是无限的。因此,区际间的流动对一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一个地区货物和服务的区际净流出情况决定了该地区的经济总量(GDP),其要素净流入情况则决定了该地区国民总收入(GNI)的规模。从区域经济层面讲,经济增长的直接目的就是要增加本地区国民收入。由于国家现行核算方法制度还无法准确反映地区间的流动情况,各地区往往只关注GDP的增长,而忽视了国民收入的增加。所以扩大货物和服务的流出,增加区外要素收入是区域经济应关注的重点。 

综上所述,经济增长并不是越快越好,单靠经济的增长难以实现发展的终极目的,甚至可能背离发展的初衷。因此要更加关注经济质量效益问题,对经济发展中形成的产业结构、需求结构、收入分配结构、资源配置结构、劳动力结构,以及环境代价、资源代价、公共福利、社会保障、和谐进步、安全生产等各方面形态进行综合考量。积极引导发展理性需求,控制被动需求,抑制非理性需求,加快资源向理性需求的集聚;适度放缓经济增速,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国民收入,提高社会福利;加快调整收入分配结构,维护社会公平;加强安全生产,维护劳动尊严;加大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力度,改善人居环境。要通过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持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质量效益的统一。 

二、科学把握产业定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一)福建经济发展方式现状分析。从供给方面看,根据2012年统计年报(见表Ⅰ),2012年福建经济增长11.4%,三次产业比重为9.051.739.3。其中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4.4%,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仅为30.7%,工业拉动特征明显,第三产业拉动偏弱。特别是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金融业对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高达21.2%,居第三产业各门类榜首,这是极不正常的现象,过高的资金成本和金融业利润必将极大地抑制制造业等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贡献较大的主要是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等这些传统服务业,新兴现代服务业贡献偏低,甚至负拉动。从需求方面看,根据统计年报,2011年全省最终消费7300.48亿元,资本形成总额10074.75亿元,货物和服务净流出557.62亿元,据此测算投资率高达56.2%,消费率仅40.7%,净流出仅3.1%。投资拉动特征明显,消费偏弱,省外市场占有率偏低。从贡献最大的工业内部结构看,2012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企业627家,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4.3%,实现增加值737.63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9.4%。同上年度比,企业数比重下降0.3个百分点,增加值比重下降0.8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偏低,并呈下滑之势。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福建的经济增长投资拉动型、工业拉动型、粗放型特征仍较明显,亟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表Ⅰ  2012年福建省分行业增加值增长率及对GDP增长贡献率 

  

2012年(亿元) 

增长(% 

比重(% 

贡献率(% 

地区生产总值 

19701.78 

11.4 

100.0 

100.0 

  第一产业 

1776.71 

4.2 

9.0 

3.2 

  第二产业 

10187.94 

14.3 

51.7 

66.1 

    工业 

8541.94 

13.8 

43.4 

54.4 

    建筑业 

1646 

17.4 

8.4 

11.7 

  第三产业 

7737.13 

9.1 

39.3 

30.7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090.07 

7.5 

5.5 

3.8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404.35 

7.6 

2.1 

1.6 

    批发和零售业 

1670.26 

7.9 

8.5 

6.0 

    住宿和餐饮业 

337.48 

8.6 

1.7 

1.3 

    金融业 

1015.37 

15.1 

5.2 

6.5 

    房地产业 

1039.71 

10.1 

5.3 

3.9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378.18 

-0.8 

1.9 

-0.1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124.72 

-13.7 

0.6 

-0.8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65.34 

-4.1 

0.3 

-0.1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342.83 

11.4 

1.7 

1.9 

    教育 

364.38 

25.8 

1.8 

4.0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244.06 

-15.1 

1.2 

-1.7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91.43 

29.5 

1.0 

2.4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468.95 

10.4 

2.4 

2.1 

  

(二)福建产业定位与发展方向探析 

围绕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建设经济健康稳定增长、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的“生态美”福建,实现二者完美统一这一目标,根据福建省情和发展实际,如何科学把握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这里仅就基本思路和当前主要着力点提出一些建议供探讨。 

1、调整供给结构,实现农业精细化,工业新型化,第三产业现代化。 

——发展精细化农业。优化产业结构,要求在二、三产业更快发展的基础上逐步降低一产比重,这决不意味着可以忽视甚至放弃一产。农业增产增收是稳定“三农”、稳定物价、保障市场供给、增加农村收入的基础。发展农业的主要目的不在于拉动经济增长,而在于丰富市场供给,满足社会基本需求。当前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农业的重点不在于量的增加,而在于质的提高。过量的农产品供给、过度的需求往往造成品质下降,污染骤升,且容易造成巨大浪费。因此要重点发展精细化农业、生态农业、自然农业,不断提高无公害绿色食品比重。在保障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的基础上,适当控制食品供给和消费总量,提高食品品质,适度提高农产品价格,提高农民经营收入。总体思路是:保安全、控总量、优品质、降污染、升价格、增收入。 

——优化工业经济结构。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资源效益好、能耗低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抬高新增工业项目进驻门槛,在严格控制工业废弃物达标排放的基础上,对工业用地产出率、全员劳动生产率、企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单位GDP能耗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设定进驻标准。要通过技术改造创新、品牌运作、文化创意、市场拓展、节能减排等实现工业经济存量质的飞跃。对高染污、高能耗企业要坚决关停并转。要通过其他产业的加快发展,适当降低工业经济比重。 

——培育壮大建筑业。福建建筑业基础薄弱,随着投资建设步伐加大,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要把建筑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加以扶持培育。近年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迅速增长,为建筑业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要通过加强建筑市场管理,大力培育扶持本地建筑企业,增强其市场竞争力,营造一个有利本地建筑企业发展壮大的市场竞争环境。鼓励支持本地建筑企业承揽省外工程,拓展建筑业外部需求。力求建筑业增加值所占比重逐年提高,短期内突破10%目标。 

——主攻第三产业。第三产业提供的是非物质产品即服务。相对于一、二产业,第三产业具有资源占用小、环境染污少、产业效益高、拓展空间大、发展领域广、社会效益好等诸多优点。第三产业比重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达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的必由之路,是拉动消费需求、改善民生、促进就业和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也是区域经济迅速做强做大的最佳路径。福建的区位优势、自然条件、生态环境决定了福建必须把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作为未来发展战略的主攻方向,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实现科学发展、建设“生态美”福建的重要依靠。根据当前福建三产的结构规模现状,要把重点放在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培育发展新兴现代服务业,提升三产总量,优化三产结构上。一要着力于商贸业、交通运输邮政仓储业的改造提升,提高经营档次。重点扶持培育上规模大中型商贸企业,加快引进培育电子商务,实现贸易信息化、规模化、集约化。电子商务的发展已经引发了传统零售业领域的一场革命,成为打造品牌、拓展产品销售空间、抢占区外零售市场的最佳业态。要力求在短期内实现大中型商贸企业单位数量明显增加,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取得突破,电子商务业态规模迅速扩大,区际贸易总量显着增长,地区贸易总量(社会商品销售总额)大大超过经济总量。要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重点扶持发展涵盖第三方物流、供应量管理等新型物流业态。二要大力发展总部经济,通过工业化过程中的服务剥离,促进总部经济、会展经济的形成,打造现代、新兴服务业的发展平台,营造一个能够让总部经济企业集聚的环境,力求在短期内总部经济企业数量明显增加,总部经济企业的集聚效应充分显现。三要加快培育壮大商务服务、家政服务、中介服务、物业管理等服务业新型业态,发展城市经济。四要加快发展旅游业,努力开发旅游景点,整合旅游资源,创新旅游文化,壮大旅游企业。力求在短期内实现旅游资源更加丰富,旅游企业、旅游接待人数明显增多,旅游业直接收入不断增加。五要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升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六要规范房地产市场,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保护首套置业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从长远来看,要控制房地产增量,逐步降低房地产业比重,减少对房地产的依赖。七要积极发展金融保险业,培育地方性金融机构,改善融资环境,降低融资成本。创新金融产品,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有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要力求第三产业增长持续快于GDP增长,三产比重逐年提高,力求在短期内突破50% 

2、优化需求结构,保持适度投资需求,扩大消费需求,稳定出口需求,大力拓展国内需求。 

——保持适度投资需求。优化投资结构,重点加大高新技术产业、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建设、节能减排、环境整治投入,鼓励扩大对外投资,提高投资的经济、社会效益。 

——着力扩大消费需求。扩大消费需求既是现阶段优化经济结构的需要,更是发展惠及民生的重要体现。要通过促进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优化消费环境,促进即期消费;通过加快推进城镇化,激活农村消费市场;积极引导理性消费,促进消费升级,提升城市消费水平。短期内要力求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明显提高。 

——努力保持出口持续增长。福建经济的外贸依存度较高,所以保持出口增长对促进就业、拉动经济增长、增加地区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积极应对国外市场变化,调整出口商品结构和市场结构,扶持拓展服务贸易。要重视促进外贸方式的转变,在加工贸易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一般贸易。着力培养壮大大中型外贸企业,不断提高一般贸易所占比重,实现以加工贸易为主向以一般贸易为主的外贸新格局的转变。 

——大力拓展国内需求。积极开拓国内市场,通过品牌运作、市场营销、会展推介等有效手段,努力提高“闽货”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以实施人才战略为基础,港口经济为载体,努力拓展服务业的外部需求。力求扩大省际净流出,缓解出口压力。从区域经济层面讲,扩大外部(国内)需求是区域经济发展中应该长期坚持的战略方向。 

3、立足增加国民收入,不断扩大区外经营收入、要素收入,增加社会财富积累;关注收入分配结构调整,维护社会公平。 

——着力增加地区国民收入。这是改善居民生活、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加快资本积累、扩大再生产的物质基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直接目的,因而是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应始终把握的重点。要在做大经济总量、努力夯实国民收入增长基础的同时,努力创造条件,吸引来自区外的经营收入和要素收入。即让本地区的资本能够更多地参与区外的原始收入分配。其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要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因为总部经济可以最有效地使总部企业在区外的经营收入和投资收益向区内集聚。从而不仅有利于做大本地区经济总量,更重要的是可以在不增加本地GDP的情况下直接增加本地区收入,从而减轻环境、资源和GDP增长压力。所以一个地区总部企业的规模实际上已成为一个地区经济发达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保持地区总收入(GNI)的增长超过GDP的增长。 

——调整收入结构,维护社会公平。一是要更加关注初次分配中的劳动者报酬收入,力求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超过GDP增长,特别是其中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增长明显加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规模扩大。二是要在不损害劳动者利益和依法纳税的前提下,力求实现实体经济企业经营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从宏观上看,整体上要推行低息政策,大幅度降低实体经济单位GDP利息支出,大幅度调低金融业收入比重。三是目前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偏低,短期内要力求保持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持续快于GDP增长,适度提高地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以增强政府宏观调控实力。四是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保持“三大收入”(居民、企业、政府)均衡增长。加大对贫困地区、对基层的转移支付,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逐步缩小地区差异。扩大财政用于民生支出,努力扼制城乡收入差距、贫富差距扩大之势。关心弱势群体,逐步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4、加强安全生产,更加注重资源保护和环境治理,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建设生态美福建。 

——加强安全生产。建立完善各种防患机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扎实推进平安建设。力求各种安全生产事故起数逐年有所下降;工伤事故死亡率、非正常死亡率逐年下降,社会治安逐步改善,社会安定稳定。 

——加强资源保护和环境治理。运用市场调节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坚决淘汰一批高能耗、低产出、污染大的企业。加强项目风险评估,从严控制环保风险大的大型工业项目落地,使同量的资源要素产生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加强农业资源和废弃物排放管理,加强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全面推广清洁能源,全面推进清洁生产,从源头达标排放到末端治理实施预防和全程监控。逐步提高水质功能达标率,城市、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工业废弃物处理率和达标排放率,持续保持较高的森林覆盖率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确保空气质量持续优于二级标准,饮用水水质达标率100%,保持全省环境容量只增不减。努力形成资源的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益的节约型增长方式,保护好福建的青山绿水,为建设生态美福建打好生态基础。 

——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发展卫生事业,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医、药分离,逐步普及社区、农村全科医生坐诊制。重视发展教育,增加教育投入,逐步改善办学条件,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积极发掘文化产业对需求升级的拉动力。大力发展科技事业,加快实施人才战略,不断培育壮大科技人才队伍,逐步提高全社会科技文化素质。加强全社会道德建设、诚信建设,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地区间发展的差异,将最终体现为文化的差异,严峻的市场竞争将最终体现为人才的竞争。要努力做到用先进的文化理念、优美的人居环境吸引人才,以人才队伍集聚壮大带动全社会先进文化理念的形成。 

三、改善政府宏观调控,推动社会管理创新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新的经济现象、新的经营业态层出不穷,经济流动加快,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不断面临新的考验。改善政府宏观调控实际上已经成为创新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要从社会管理创新的层面去探索研究,闯出一条新路。 

(一)加强学习,深入调研,提高驾驭市场经济能力。要建设学习型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级政府需要学习掌握市场经济理论和国民经济运行的基本知识,准确把握各产业间的关系和经济组织、业态的发展变化规律。要深入调查研究,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全面了解掌握实情,做到心中有数,应对有方。当前要结合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全面摸清我省重要经济结构和发展现状,为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二)简政放权,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两大功能首先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并不断完善市场调节机制,最大限度减少行政审批,把市场能够解决的问题,充分让市场来解决。其次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功能,建立并不断完善发挥社会组织协助政府宏观管理作用的机制。要加强经济领域各行业协会建设,善于通过行业协会来加强行业管理,规范行业行为,加强行业自律,把握行业动态,引导行业发展。让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尽可能多地交给行业协会来实施。政府只管好市场和社会管不了的事,把主要精力放在制定规划政策、引导市场发展、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提供社会公共服务上。 

(三)建立科学发展评估体系,发挥评估指标的导向性作用。要围绕“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建设‘生态美’福建”的目标,对原有的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作适当调整补充。要突出反映地区国民收入、资源产出效益、环境承载空间、生态保护成果等方面的指标。这就需要结合统计方法制度改革,加强地区国民收入统计核算,完善反映资源、环境、生态等方面情况的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根据福建经济结构现状和转变发展方式阶段性目标,建议重点考核评估以下指标: 

  

△ 1、地区国民总收入(GNI 

19、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 

2、地方财政收入 

△ 20、每亩工业用地产出率 

△ 3、社会商品销售总额 

21、重大安全事故起数、重大刑事案件起数 

4、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22、工业综合能耗产出率 

5、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23、意外死亡率 

6、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比重 

△ 24、森林覆盖率 

7、旅游接待人数 

△ 25、自然保护区面积比重 

△ 8、市场主体法人企业数 

26、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9、城镇化率 

△ 27、土壤侵蚀率 

10、全社会劳动生产率 

△ 28、城市空气质量指数 

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9、城市污水处理率 

12、农民人均纯收入 

3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13、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31、工业固体废物利用率 

14、城镇登记失业率 

32、工业废气处理率 

15、专业技术人员占人口比重 

33、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 

16R&DGDP比重 

△ 34、水质功能达标率 

1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 

35、每万人拥有医护人员数、每万人拥有病床数 

18、大中型企业比重 

36、人均教育经费 

(△:为新增加指标) 

考虑到不同的功能区划分,可分沿海和内陆两块区域确定不同指标权重。对沿海地区适当增加经济发展类指标权重,对内陆地区适当增加生态环境类指标权重,以发挥指标的导向性作用,确保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本文作者:蒋志雄)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